中國罷工潮湧動,政府面臨經濟難題

赫海威 2016年3月15日

 

 

因經濟低迷,中國工人示威與罷工興起。一名男子正儘力幫助那些在中國經濟放緩過程中最易受傷害的群體。

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

因經濟低迷,中國工人示威與罷工興起。一名男子正儘力幫助那些在中國經濟放緩過程中最易受傷害的群體。

中國廣州——近七年來,李偉(音)在一家鋼鐵廠每天上10個小時的班,他黎明之前就起床,每晚回家時衣服已被汗水濕透,重型機械的叮噹聲仍在耳中回蕩。但就在上個月,這名31歲的焊工與數百名同事一起站在工廠外抗議減薪,他們高唱着愛國的戰鬥曲。

一周之內,當局宣布他們的罷工非法,並用罰款和監禁來恐嚇他們。數百名警員蜂擁入廠,拆除標語牌、命令抗議者回去工作。李偉對試圖驅散工人的警察說,「我為這家公司奉獻了我的一生。你們怎麼能這樣做?」

  • 檢視大圖中國廣州,二月,工人們在鞍鋼聯眾廠區附近的飯館吃午餐。

   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

    中國廣州,二月,工人們在鞍鋼聯眾廠區附近的飯館吃午餐。

  • 檢視大圖中國深圳,勞工維權人士吳桂君(音譯)在他的辦公室中。

   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

    中國深圳,勞工維權人士吳桂君(音譯)在他的辦公室中。

隨着中國經濟在經歷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長後開始放緩,罷工和勞工抗議已在全國範圍內爆發。工廠、礦山和其他一些企業或在拖欠工資福利、或在裁員,或者徹底關門。由於擔憂在不樂觀的就業市場中自己的前景,工人們正在異常激烈地進行反抗。

上周,中國東北最大的煤炭公司國有龍煤集團的憤怒員工——如果不是上千名、至少也有數百名——因拖欠工資問題進行了一場政治上最大膽的抗議活動。在該省省長和其他高級官員聚集北京參加每年一次的兩會時,對省長表示譴責

總部設在香港的勞工權益團體「中國勞工通訊」(China Labor Bulletin)去年記錄到的罷工和抗議活動次數達2700多次,是2014年次數的兩倍多。最近幾個月里,勞工糾紛似乎越來越多,僅在今年1月份就發生了500多次抗議活動。

大多數示威者都避免批評政治,而是把不滿集中在拖欠工資、不及時支付養老金福利費,以及工作條件不安全等問題上。

國家主席習近平出於對執政共產黨面臨的挑戰的擔憂,對這些活動進行了有條不紊的打擊,對抗議者進行鎮壓、拆散勞工權利組織,還監禁活動人士。但他的政府也試圖安撫工人,對企業施加壓力令其解決爭端,還拿出數百億人民幣來支付福利和再培訓項目的費用。

這種做法凸顯了勞工動蕩給共產黨製造的政治困境,共產黨一直把自己描繪為工人權利的社會主義保護者,儘管它已經接受了資本主義,也歡迎富豪加入其行列。

就在習近平思考對中國臃腫的國有企業(這些企業生產的鋼鐵和水泥等產品大大超出市場的需求)進行大規模瘦身時,抗議的浪潮似乎在進入高峰。據最近的一項研究,如果完成削減的話,將有300多萬工人可能會在未來兩年內失去他們的工作。政府已經宣布計劃在鋼鐵和煤炭行業裁掉180萬名工人。

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,曾有過一輪私有化和結構調整的過程,削減了3000多萬國有部門的職工。但那時的經濟增長速度很快,新行業創造出了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。如今經濟雖然仍在增長,但是以25年來最慢的速度。

與此同時,習近平面對的勞動力,由於社交媒體,有更多的信息,更容易組織起來,同時部分地因為基層維權組織的出現,也更加自信。

「這可能是讓習近平夜裡睡不着覺的事情,」康奈爾大學研究中國勞工問題的學者伊萊·弗里德曼(Eli Friedman)說。「政府不再像過去那樣有錢,妥協的餘地也不多了。」

在這個中國南方廣東省的首府,國有的鞍鋼聯眾鋼廠的數百名工人上個月罷工,抗議減少工資一半以上、把大多數工人的工作時間延長到12小時的計劃。

「向著太陽,向著自由!」工人們一天早上高唱着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一首戰鬥歌曲,在外面示威。

他們用流行的即時通訊平台微信來召集支持者,為購買抗議橫幅籌集資金。在一篇被很多人轉發的帖子里,工人描述了當局如何試圖阻止他們用揚聲器播放國歌。(歌詞的第一句是:「起來,不願做奴隸的人們!」)

警察驅散了罷工者後,工廠答應推遲減薪計劃。但幾名工人表示,他們回去上班是因為他們害怕受到懲罰。

「我對情況會改變失去了希望,」焊工李偉說,並補充道,他對找到一份能養活自己的妻子和兒子的工作非常擔心。

鋼鐵廠的官員沒有對置評請求作出回應。

廣東是一個世界級的玩具、鞋履、服裝和傢具生產中心,也是工人不滿情緒滋生的溫床。近期,這裡的很多外資工廠搬遷到中國中部或東南亞地區。其中一些工廠離開時沒有發放遣散費或養老金,違反了中國法律。中國勞工通訊的資料顯示,去年,該省平均每天就會發生超過一起勞動糾紛。

在中國的每個地區,都有抗議活動發生,其中以製造業和建築業最為突出,占所有抗議活動的三分之二。

去年的大多數抗議活動針對的是私人僱主。但上周,黑龍江省中俄邊境附近的採礦城市雙鴨山發生的抗議遊行顯示,如果習近平繼續通過控制國有行業來推行經濟轉型,抗議活動有可能蔓延到國企。

雙鴨山的礦工等人走上街頭,抗議龍煤集團拖欠工資。事件的導火索是,在中國立法機關全國人大的年度會議上,黑龍江省省長以龍煤集團為例,講述國有企業如何可以在不傷害員工的情況下進行重組。

龍煤集團去年9月表示,計劃在42個礦區裁減10萬名員工,減少40%左右的勞動力。

儘管不滿情緒正在加深,但幾乎沒有跡象表明會出現全國性的勞工運動。當局嚴防死守,阻止勞動者聯合起來。

政府禁止勞動者組建獨立的工會,規定他們只能加入由共產黨控制的中華全國總工會。這個組織理論上應該對勞動糾紛進行調解,但管理層通常會對參與談判的員工進行挑選。

當局還對社交媒體進行鉗制,封禁勞工活動人士的帳號,刪除罷工活動的新聞報導,並監控聊天論壇,尋找集體行動的跡象。

近年來,一大批非營利勞工權益團體力圖幫助勞動者進行合同談判,在罷工過程中保持團結。當局大多數時候對他們持寬容態度,有時還會視之為執行勞動法的盟友。

然而,隨着工人抗議活動變得日益頻繁、浩大而嚴密,國家安全部門收緊了控制。去年12月,當局逮捕了中國著名的勞動活動組織者曾飛洋,罪名是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」。同期還有其他三名維權人士被帶走

曾飛洋現年41歲,成功組織過多起針對廣東知名工廠和國有企業的行動,並培養了一代勞工活動人士。他被捕後,官方新聞媒體開始對他進行抹黑,說他嫖娼、竊取工人報酬,與境外敵對勢力勾結。

在採訪中,幾名活動人士表示,他們躲藏了起來,沒有接新的案子。曾飛洋在這裡開辦的服務中心,曾經是勞工聚會的熱鬧場所,現在變得空蕩蕩的,前門上方有一個新裝的安全攝像頭。

附近城市深圳的勞工活動人士吳貴軍表示,他已經開始警告工人不要遊行,因為擔心他們也可能會被抓走。

「環境不同了,」他說。「我們需要時間來成長,不能死在搖籃里。必須改變策略才行。」

赫海威(Javier C. Hernández)是《紐約時報》駐京記者。
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@HernandezJavier
Adam Wu對本文有報導貢獻。
翻譯:Cindy Hao、土土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:) :mrgreen: :-P :wink: :arrow: 8-O :( :cry: :twisted: /yun more 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