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国家如果用货币政策和利率来维持增长,就像抓住老虎的尾巴。想象一下,抓住老虎的尾巴只有两种可能性,一种就是你跟着老虎跑,最后累死了;另一种你把老虎尾巴放开,老虎把你吃了。
[阅读全文...]-
改革就是不断“还权于民” ZT
-
从GE出局看道琼斯指数的前世今生 ZT
《华尔街日报》创办人查尔斯·道(Charles Dow)和统计学家爱德华·琼斯(Edward Jones)1896年5月26日第一次发表他们首创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(DJIA)时,也许想象不到过了122年后,它会长成什么样。
[阅读全文...] -
英格兰大吃鸡时代——从克努特之死到诺曼征服ZT
1035年冬,统治英格兰近20年的克努特大帝死了。
[阅读全文...]
克努特的儿子哈德克努特继位,不过他是克努特的三子。克努特的长子斯文·克努特松此时已经去世,次子哈罗德是庶出。哈德克努特继位之初丹麦就出现了反对哈德克努特的派系,然后哈德克努特前往丹麦镇压。把英格兰交给他同父的哥哥哈罗德摄政,哈罗德趁哈德克努特在丹麦之时,篡夺英格兰王位。称哈罗德一世。坎特伯雷大主教埃塞尔诺斯拒绝为哈罗德加冕。但毕竟英格兰实际上已经落入哈罗德一世之手,哈德克努特就被困在丹麦回不来了。此时时候哈德克努特在诺曼底的母亲艾玛,联合权臣戈德温(也就是哈罗德二世·戈德温森的父亲)反对哈罗德一世。艾玛在嫁给克努特之前与埃塞尔雷德二世结婚,她还有两个在世的儿子,爱德华和阿尔弗雷德。艾玛就带着她两个在诺曼底的孩子和戈德温一起对抗哈罗德一世。 -
奸民淘汰良民 ZT
用好人行仁政,百姓之间就会亲近,甚至跟官员也会亲近;用奸人行恶政,百姓就只能规规矩矩遵守法令。也就是说,好人行仁政,百姓会联合起来,互相掩盖过失或罪错;奸人行恶政,百姓之间就成了一盘散沙,互相监视,互相揭发。宣扬好人,行仁政,百姓的违法行为就会被隐藏;任用奸恶之人,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无所遁逃。百姓的罪过被隐藏,就是民大于法,国家就会动乱;所有的罪过都得到惩罚,就是法大于民,国家就会强盛。所以说,用好人行仁政,国家就会动乱甚至被颠覆;用奸人行恶法,国家就会太平并越来越强盛。仿照“劣币淘汰良币”之说法,庶几可称为“奸民淘汰良民”。
[阅读全文...] -
【德川庆喜全说】一位被误解的末代幕府将军 ZT
谈到德川庆喜,对于这个著名的末代幕府将军,日史爱好者中几乎皆闻其名。但众人普遍对他认识不充分,且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有先入为主的偏见。甚至是幕末史爱好者中,也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他。他导致了的幕府的终结吗?他为什么要抛弃军队独自回江户?他是优柔寡断者吗?他是不折不扣守旧派吗?他是锁国论者和传统幕藩体制的维系者吗?列举的只是关于德川庆喜争议中的一部分,为什么会有上述问题?除了因为国内的资料不全、相关纪录片较少,使大众对他的了解少之又少之外,现有的资料还深受萨长史观的影响,被明治政府合法性论所遮蔽。我想通过这篇文章,给出不同的视角,还原真正的德川庆喜。让更多人对他有更充足的认识,并且能够独立思考,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人物,给出属于自己的评价。我将分为几个部分入手简要谈谈这一历史人物。为详略得当,本文重在对德川庆喜行为上的分析,对人物经历采用概述。如遇不了解的内容可以查阅资料,或评论区留言询问。
[阅读全文...] -
批评的意义zt
批评的意义是什么,这是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。批评,一般指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意或不赞同的评价或意见。批评可以有不同的目的和方式,比如,为了帮助别人改正错误或提高水平,就要用善意的、建设性的、合理的批评;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感受,就要用客观的、公正的、尊重的批评;为了揭露某种不良现象或行为,就要用严厉的、坚决的、有力的批评。批评的意义,就在于它能够促进人们的认识和进步,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活力,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。
批评的意义,也在于它能够反映人们的思想和情感,展示人们的个性和风格,丰富人们的文化和艺术。批评,不仅是一种言语行为,也是一种文化现象,一种艺术形式。在文学、艺术、哲学等领域,批评是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,它能够对作品进行分析、评价、解释、欣赏,从而提高作品的价值和影响,增加作品的魅力和趣味。批评,也是一种审美活动,它能够对美的事物进行发现、感受、表达,从而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水平,丰富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体验。
批评的意义,还在于它能够促成人们的交流和互动,增进人们的理解和友谊,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。批评,是一种沟通的方式,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。在批评中,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,也可以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,从而实现思想的碰撞和交流,增加知识的获取和分享,拓展视野的广度和深度。批评,也是一种关爱的表现,也是一种尊重的体现。在批评中,人们可以关心别人的成长和发展,也可以尊重别人的选择和差异,从而实现情感的关联和支持,增强信任的建立和维系,缩小距离的拉近和消除。
批评的意义,是多方面的,是深刻的,是有益的。批评,是一种智慧,也是一种艺术,更是一种责任。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和运用批评,既要勇于接受和改进批评,也要善于提出和运用批评,使批评成为我们的朋友,而不是敌人,使批评成为我们的动力,而不是负担,使批评成为我们的财富,而不是贫穷。 -
中国的后发劣势 ZT
今天讲的题目是”后发劣势”,这个题目也许不太适合很多人的口味,因为现在国内都在讲”后发优势”。我讲的后发劣势在西方研究的人也不多,有一位过世的经经济学家叫沃森,他在财政联邦主义、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很有建树,”后发劣势”概念就是他提出来的。他提出的英文名称叫”Curse To The Late Comer”,就是”对后来者的诅咒”。他的意思就是说,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,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。模仿有两种形式,一种是模仿制度,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。由于是后发国家,所以可以在没有在基础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模仿实现快速发展。为什麽说”诅咒”呢?就是说落后国家由于模仿的空间很大,所以可以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,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,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。特别是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,模仿制度比较困难,因为要改革制度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,因此落后国家会倾向于技术模仿。但是,这样做的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,但是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,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。
[阅读全文...] -
汉武帝的水平专业人士怎么看?ZT
我们已经基本确认武帝能力不行,但鉴于他对帝制又有这么多贡献。那么从价值观上,武帝这种皇帝到底对历史好还是不好呢?这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。如果你是大发战争财的商人,如果做上买马、筹粮、军事器械、军队后勤一类的生意,你就特别喜欢武帝。如果你是领着数倍甚至十倍的兵力,远征塞外,冲击一群带着老弱妇孺的匈奴部落也便有了军功,你也喜欢武帝。总之,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军事工业联合体成员(如果有的话),你肯定也会喜欢武帝。但如果你是“海内虚耗,户口减半”之一,你可能就不太喜欢武帝。不过话说回来,也轮不到你喜不喜欢。
[阅读全文...] -
17岁女生演讲:《假如我活了两千岁,我的祖国她是谁?》 ZT
假如我活了两千岁,我的祖国她是谁? 在汉朝,我的是祖国是大汉,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大汉; 在唐朝,我的祖国是大唐,万邦来朝的大唐;在宋朝,我的祖国是大宋,那个科技领先,经济繁荣的大宋。在元朝,蒙古铁蹄把我们践踏为四等公民,我的祖国是大元吗?我应该爱她吗?在清朝,满人从关外杀入,留头不留发,留发不留头,扬州大屠杀让南京大屠杀都黯然失色,我的祖国是大清吗?我该如何去爱她?时间长了,渐渐地我们认了,谁霸占了你的母亲,你就认他做父亲,我们犯贱吗?有时候我在想,如果当初日本占领了我们中国,同学们,今天我们会欢呼“天皇万岁吗”?如果我活了两千岁,谁是我的祖国,真的让我很迷茫。
[阅读全文...] -
关于大学教材,网友们发现了更多内情ZT
这就是网友们发现的关于当下大学教材的一些更深入的内情,我想写出来让大家看到。当然,我更想让大家记住高鸿业、谭浩强、严蔚敏、晏艳阳、庞皓这几个编写教材的教授名字,正是他们编写的教材,让越来越多的学子们失去了学习的乐趣,更失去了对学习这件事本身的热爱。
[阅读全文...]
最新评论